周五(8月29日),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(Bursa 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e)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收于4377林吉特/吨,单日下跌1.62%,周线累计跌幅达3.36%,终结了此前连续三周的上涨态势。盘中价格波动剧烈,技术指标显示RSI(14)已升至94.83,远超超买警戒线,而MACD柱状图呈现负值(-14.18),暗示短期动能转弱。
本周棕榈油的回调主要受外围市场拖累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豆油价格单日下跌1.05%,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合约(DBYcv1)和棕榈油合约(DCPcv1)分别下跌0.38%和1.69%。由于棕榈油与豆油、菜籽油等竞争性油脂存在高度价格联动,外围市场的走弱直接压制了棕榈油多头情绪。此外,马来西亚交易所因公共假日将于下周一的休市,促使部分交易者提前平仓以规避风险。
一名吉隆坡交易员指出:“假期前的仓位调整和竞争油脂的夜间下跌形成了双重压力。市场流动性在长周末前通常趋于谨慎。”
原油价格本周虽录得上涨,但近期走势震荡。夏季驾驶旺季结束预期压制需求前景,而俄罗斯供应不确定性仍存。原油走弱降低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吸引力,对价格构成间接压力。另一方面,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当日贬值0.19%,理论上提升了棕榈油对外币持有者的购买性价比,但这一利好未能抵消市场整体的空头情绪。
从技术分析角度看,当前棕榈油价格已突破布林带上轨(4618.99林吉特),而RSI指标高达94.83,表明市场处于极端超买状态。MACD快慢线虽仍位于零轴上方,但柱状图转负,暗示上涨动能衰竭。一名技术分析师认为:“若价格未能守住布林中轨(4408.9林吉特)支撑,可能进一步下探4198林吉特区间。”
多家知名机构对后市持分化观点。一部分分析师认为,尽管短期技术面存在回调需求,但东南亚产区季节性增产周期接近尾声,且库存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,中长期供需结构并未转向宽松。另一派观点则强调,竞争性油脂的供应压力(尤其是南美大豆出口节奏加快)可能持续抑制棕榈油上行空间。一名资深油脂分析师表示:“市场需要消化近期涨幅,但下行空间受限于产地挺价意愿和生物柴油政策的潜在支撑。”
棕榈油市场正处于多空因素博弈的关键节点。短期需重点关注布林中轨支撑有效性及外围油脂市场情绪变化。若原油价格反弹或林吉特延续贬值,可能为价格提供阶段性支撑。然而,技术面超买修复需求强烈,交易者需警惕波动率放大风险。中长期而言,产地政策与全球植物油供需平衡表仍是决定方向的核心变量。